巧連智-編輯部整理



3、4歲的孩子正處於自我中心期,容易把自己所享受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,習慣「別人為自己而想」;但是,當孩子遇到與另一個孩子相處,大人要他「為別人想」時,這對孩子來說,是一反他過去生活中的價值觀,他當然不能了解「為別人想」的意義,於是便容易造成以下情形:














V 「我的!」、「我要!」,孩子不願意和同儕分享玩具、食物。
V 孩子在家中樣樣都要搶第一,不在乎其他手足的心情。
V 大小事情都要順著孩子,以他的想法為主。
V 只要遇到孩子不喜歡、不順心的情形,就會哭鬧、生氣、不高興。


若您的孩子符合的項目越多,家長就不得不熟記以下3妙招,讓孩子學會不霸道,尊重別人。


妙招1 ─找出原因,對症下藥
    孩子會霸道,除了是想利用「霸道」的行為,來達到自己的目的,也有可能是因為碰到挫折、不懂體諒別人感受,或在幼稚園裡受到別人霸道對待等,而將「霸道」施加在他人身上。當家長發現孩子有霸道行為,要先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,再針對問題引導孩子。「當其他人霸占玩具不給你玩,你會不會生氣呢?」、「如果你不給別人玩,別人會不會也生氣?」同時請家長提醒孩子,在幼稚園裡若是遇到困難,可以請老師幫忙,也就是在以同理心教導孩子不霸道的同時,也替孩子所遇到的困難找到解決方法。


妙招2 ─善用「輪流」建立分享觀念
    像本月故事中的皮皮,為了滿足自己想玩的慾望,而霸占玩具。要如何改善孩子獨占的行為呢?家長平常可以多利用和家人的互動,讓孩子練習分享,例如:吃早餐時,爸爸可以說:「我要先倒牛奶給媽媽喝,所以要請你等一下。」,或是陪伴孩子畫畫時說:「媽媽現在想用這枝筆,請你數到20後,再換你用。」,藉由一些機會讓孩子懂得等待和輪流的概念。若家中有兩個以上的孩子,家長買玩具時,就可以強調這是「大家共有」的,因此玩具就必須大家輪流玩。若孩子還是會因為很喜歡某一樣玩具而出現霸道行為,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建立輪流的概念,告訴孩子「再排一次」就可以再玩到,或是陪伴孩子玩其他玩具,分散孩子對某樣玩具的強烈執著。


妙招3 ─增加生活中學習分享的機會
    家長總是習慣把好東西讓給孩子,久了,孩子也覺得理所當然。其實,您可以在買了好吃的東西給孩子時,同時要求他先分一部分給爸爸、媽媽,甚至爺爺、奶奶吃,而且大人一定要吃,別只是說:「謝謝,你好乖!你自己吃就好。」否則時間一久,孩子也只會做做表面功夫,並且在心裡認為:「反正留了也不會有人吃,我自己吃就好。」
    此外,平常也可以訓練孩子在玩玩具,或得到某樣好東西時,一定要問家人:「請問有人要跟我分享嗎?」讓孩子從小就懂得與他人分享,這樣在接觸到其他小朋友時,孩子自然而然就不會霸道的想要獨占東西。
     除了上述幾點外,最重要也是最容易忽略的,就是家長平時對孩子的態度,如果您希望孩子不霸道,那麼首先自己就不要以大人的優勢對孩子霸道,凡事要孩子聽大人的;以身作則,尊重別人,才是讓孩子遠離霸道的最好示範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綺麻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